及雨(yǔ)農業科技——從事設施農業工程設計、生産、安裝、銷售、售後服務于一體的溫室企業
上海及雨(y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不忘初心,專注科技興農

全國服務熱線(xiàn):

400-808-4998  15901738997


産品規格多樣 / 實地考察 / 材料選擇 / 售後服務完善
經驗-深耕行業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肥水精準到位 苗情大幅好轉
來源: | 作者:上海及雨(yǔ) | 發布時間: 2022-04-26 | 556 次浏覽 | 分享到:

肥水一體化技術助力千萬畝小麥弱苗轉壯

3月23日,李克強總理到農業農村(cūn)部考察時指出,北方小麥主産區正值小麥返青的關鍵期,苗情還有提升空間,要通過科學追肥等促進弱苗轉壯,加強後續田間管理,确保夏糧豐收。爲了落實總理要求,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專家制定印發《冬小麥春季科學灌溉技術指導意見(jiàn)》,針對晚播弱苗專門制定印發《晚播小麥巧施肥水促弱轉壯技術方案》,指導各地農技推廣部門強化專項指導,同時安排冬小麥促弱轉壯水肥技術試驗示範,遴選葉面肥、水溶肥和抗逆制劑等先進産品,集成技術模式,展示技術效果,引導農民科學施用。

記者4月15日從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了解到,相(xiàng)比3月下(xià)旬,目前冬小麥長勢正常和較好的比例提高0.3個百分點,前期巧施肥水促弱轉壯的技術措施已經初顯效果。全國農技中心主任魏啓文說:“當前小麥群體已基本穩定,後期的一個關鍵是(shì)要持續搞好肥水管理,落實巧施肥水技術措施,進一步促進苗情轉化,提高分蘖成穗數,增加小麥粒重。”

今年小麥晚播弱苗促弱轉壯,水肥一體化技術派上了大用場。全國農技中心節水農業技術處處長吳勇形象地比喻:“小麥促弱轉壯就像病人康複,前期要小碗喝(hē)粥調身體,中期要大碗吃肉促生長,後期要促進轉化提産量,掌握節奏精細管理很重要。”他說,全國農技中心10年前開始在糧食作物上示範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農民依托這一技術,可以很方便地将巧施肥水措施落實到位,實現(xiàn)水肥精細管理。農業農村(cūn)部種植業管理司肥料與節水處處長徐晶瑩說:“近年來高标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了大量的噴滴灌設施,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通過旱作節水農業項目試點支持水肥一體化技術配套,在糧食作物上快速發展到5000萬畝,其中小麥超過1000萬畝。”

河北:淺埋滴灌,巧施肥水

“晚播麥田實現(xiàn)促弱轉壯,巧施肥水是(shì)關鍵。”河北省故城縣建國鎮種糧大戶劉寶收深有體會,“從整地、播種到現(xiàn)在的春灌春管,全程都有專家指導。根據指導加強水肥管理,麥苗長勢一天一個樣。”劉寶收去(qù)年種植的1700畝小麥晚播,苗情不太樂觀,他一度很着急。“今年用上淺埋滴灌技術,省水又(yòu)省工,澆地時隻需要開關閥門就行,還能随水追肥,真是(shì)太方便了。”劉寶收說,水肥一體化把肥料直接輸送到麥苗根部,減少肥料揮發、提高肥效,弱苗很快就轉壯升級了。

“要克服晚播的不利影響,促進苗情轉化,做好水肥管理十分重要,及時趁墒追施氮肥、噴施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促進小蘖趕大蘖、大蘖多成穗。”故城縣土肥站站長楊洪蹲在地裏,針對農戶的問題耐心解答。

故城縣冬小麥播種面積49.3萬畝,去(qù)年播種期平均推遲15天左右,晚播面積大,苗情較爲複雜(zá)。通過開展冬小麥巧施肥水促弱轉壯行動,落實鎮壓鋤劃保溫保墒和起身期水肥調控,小麥苗情大幅度好轉。

山東:推廣水肥一體化與測墒灌溉組合套餐

在山東省樂陵市孔鎮鎮王木腿村(cūn)勇海家庭農場的麥田裏,上千個噴灌杆緩緩升出地面,水花從噴頭裏旋轉着噴灑在翠綠的麥苗上。

“采用地埋可伸縮式噴灌水肥一體化,遠程網絡控制,根據土壤墒情數據,随時灌溉,定時灌溉,可以實現(xiàn)施肥和施藥自動化、智能化作業。”市農業農村(cūn)局工作人員(yuán)介紹,直接把肥(藥)利用管道送到田間作物根部,避免了流失,減少了用量,真正實現(xiàn)了減量增效。例如小麥返青肥,之前每畝用肥25-50公斤,噴灌隻需要5-10公斤。還有個好處就是(shì)提高了耕地利用率,管網、連接杆、噴頭埋于地下(xià)1米左右,噴水或施肥時噴灌杆才升出地面,無需田間灌水溝渠和畦埂,可增加耕地資源10%以上。

有的地方選擇的是(shì)滴灌。在高密市大牟家鎮,豐俊糧棉蔬菜專業合作社通過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讓合作社2萬多畝小麥吃上了配方科學的開春“第一餐”。合作社負責人劉風俊說:“使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每畝節水30%以上、節肥15%,降低成本10%,每畝增産100-150斤。”

受去(qù)年秋季降雨(yǔ)增多、農田内澇影響,高密市冬小麥播種期普遍推遲10-20天,由此導緻一類苗偏少,二類苗、三類苗占比大幅上升。爲此,高密市農業農村(cūn)局建立起數字化墒情監測系統,爲加強小麥春管、促進苗情由弱轉壯提供精準的科學數據支撐。該系統利用太陽能和5G數字遠程傳輸技術等手段,可對地下(xià)80厘米内不同層面的土壤墒情及地表空氣溫濕度等數據實現(xiàn)實時采集、存儲、上傳,方便農技專家快速爲春耕春管開出“營養處方”。

安徽:水肥藥一體霧化噴灌技術亮眼

在緊鄰淮河的安徽省颍上縣西三十鋪鎮三十鋪村(cūn)小麥示範田内,水肥一體化設備正在對麥田進行霧化噴灌施肥。縣土肥站站長王樹(shù)文介紹:“該項創新技術是(shì)由安徽省土壤肥料總站聯合安徽省農科院研發的,核心是(shì)采用360度可自由旋轉新型霧化噴頭,實現(xiàn)水肥藥一體無死角霧化噴灌。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有利于農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料,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大水漫灌造成的水資源浪費(fèi)和養分流失,同時還解決普通噴灌難以打藥的弊端,也有利于機械化作業,可有效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據測算,水肥一體化技術每畝可節水40%以上,節約肥料20%-30%。”

安徽省阜陽永祥良種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朱永祥說:“我們的小麥去(qù)年播種比較遲,加上稭稈直接翻耕還田,土壤松、出苗弱,多虧了這項水肥一體化新技術,我才能及時澆水、噴肥,土壤緊實了,苗也壯了。今年一定有個好收成!”他具體算了一筆賬:“以前每畝地澆水費(fèi)用在46元左右,現(xiàn)在隻需要24元左右。每畝購買化肥要165元,現(xiàn)在隻要142元。這樣算下(xià)來1畝小麥能省下(xià)45元,不算增産的收入,這525畝小麥就能省2.4萬元左右,而且噴肥打藥都不再需要人工了。”

河南:小麥豐收不靠天,地裏有“帶”就高産

“豐收靠人不靠天,地裏有‘帶’就高産!”這是(shì)河南省獲嘉縣好收成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喜亮近幾年挂在嘴邊的一句話(huà)。他說的“帶”就是(shì)糧食作物實施水肥一體化的滴灌帶和微噴帶。這一道道帶子,解決了澆地周期長、雇工不好找、施肥不科學、生産效益低等一系列“急難愁盼”問題,并且小麥、玉米、大豆單産屢創新高。

“臨河不用大水漫,節水灌溉能高産。”這是(shì)獲嘉縣利農種植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傑偉總結的經驗。由于曾經在小麥、玉米地鋪設滴灌帶實施水肥一體化作業,嘗到了輕簡高效的好處,去(qù)年小麥備播時周傑偉頂着經濟壓力,利用改裝的GPS導航無人駕駛拖拉機一次性進行種肥同播鋪帶作業,爲下(xià)一季玉米接續利用滴灌帶做好了準備。

近幾年來,獲嘉縣農業技術人員(yuán)經過不斷努力探索,把保護地栽培采用的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精簡物化成本,改良複制到糧食作物上并在全縣普及推廣,具有成本低、操作簡易、節省人工、水肥雙減、作物高産等優點。據調查:在周年糧食生産上,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田塊,省了畦埂,不但(dàn)可以多種6%的作物,并且兩季可節水100立方米以上,節肥10公斤(折純)以上,增産10%以上,畝次灌溉人工成本節省18元以上。據初步測算,河南省8500萬畝小麥、5900萬畝玉米,如果有20%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相(xiàng)當于多種172.8萬畝糧食作物,每年可爲國家增加小麥31億斤、玉米27億斤、節水9.8萬立方米。

陝西:科學肥水運籌促苗早發

富平縣是(shì)陝西省糧食生産大縣,常年小麥種植面積79.39萬畝,有效灌溉面積54.39萬畝,大力推廣小麥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xiàn)節水、節肥和增加糧食産量潛力很大。

“我種植了500多畝地,以小麥、玉米生産爲主,但(dàn)是(shì)由于地塊不平坦,大水漫灌一次就需20天,水費(fèi)3萬元左右,還投入勞工需80多人次,費(fèi)用特别高。”陝西省富平縣鴻源家庭農場負責人田忠強說。

2021年,受嚴重秋汛影響,鴻源農場小麥種植區普遍積水,盡管通過增加播量、施足底肥、深松晾墒等技術措施,小麥還是(shì)較常年晚播30多天,冬前出苗率也僅50%多,而且普遍苗弱,還有将近一半是(shì)土裏捂,怎麽才能促弱轉壯呢?

富平縣農業農村(cūn)部門針對縣域小麥生産普遍晚播現(xiàn)狀,提出了科學水肥運籌,采取小水多次、增施氮磷肥促苗早發的技術路徑。鴻源農場在原有水肥一體化的基礎上,改輪灌爲固定樁噴灌。今年2月10日至20日,邊施工邊作業邊噴灌,畝用水量僅24立方米左右,畝節水30立方米,結合灌溉追施化肥5公斤,2月底前全部出苗,分蘖、次生根明顯增多。3月1日至5日,返青期進行第二次噴灌施肥。目前看小麥田間總莖數增加,苗情轉化有效升級明顯。

看到大災之年小麥由弱轉壯,田忠強緊蹙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了。


咨詢熱線(xiàn)
400-808-4998

021-34098938